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学院新闻 > 正文

光明网:全方位嵌入式实践 共建助力人才培养

来源:法学院 发布时间:2021-04-06 浏览量: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党建为引领、以科研为基础、以社会服务为途径、以校内实践平台为支点,近年来,温州大学法学院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全方位嵌入式实践教学模式,打造高校和实务部门研究生人才培养,将研究生实践环节全面嵌入党建、科研、社会服务中,全面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实现培养髙层次德法兼修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培养目标。

3月17日下午,温州大学法学院法律系党支部与北京德恒(温州)律师事务所第三党支部开展党建共建活动,签订了《党支部结对共建协议》,并就加强新时代高校党建与律师队伍党建工作、党支部发展、党建结对形式创新、党建融入法学专业培养和教学与实践环节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这样的共建活动,在该院已成为常态。以共建促党建,温大法学院将将党建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高度统一起来,整合校内外资源,打造实务部门和高校共同育人共同体,形成全方面育人的格局。

该院以校内实践平台为支点,推进社会服务项目、师资、硬件设施建设等实践教学资源的体系化建设,构筑课内外、校内外多层联动的思政建设、实验实训、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维平台,通过“校地合作”,实现了研究生“立法+调解+仲裁+诉讼”全程有效参与。

“本裁决为终局裁决。申请人如不服本裁决,可以自收到本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近日,一场劳动人事争议案正在温州大学模拟法庭开审。担任此次庭审合议庭的成员是来自温大法学院的教师,学生担当书记员。2016年,该院与温州市有关部门合作设立了瓯海区劳动仲裁委高教园区派出庭,充分引导学生以书记员、仲裁员助理以及旁听等多种形式参与仲裁,形成了学生参与劳动仲裁、仲裁庭案例转化进入课堂的互动机制。高教园区派出庭主要审理茶山街道、南白象街道、丽岙街道、仙岩街道、三垟街道、梧田街道等范围内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是国内首家依托高校建设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庭,被国家人社部作为全国典型加以推荐。

该院逐步延伸合作范围,先后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等单位合作建立人工智能+司法改革应用研究基地;成为浙江省人民检察院非公经济检察教学研究基地;与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合作设立地方立法研究院,开展地方立法项目起草、论证等工作;与温州仲裁委员会设立温商国际仲裁院;与瓯海区司法局合作设立调解工作室;与温州仲裁委员会合作设立“一带一路”温商国际仲裁院;与温州市法援中心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与瓯海区法院合作建立调解中心,推进诉前调解。研究生能够通过在学院设立的上述实践平台,直接参与地方立法以及各类法律案件的调解、仲裁、诉讼活动,实践能力得到极大锻炼。

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在保障师生健康的前提下,学院组建教师和研究生服务团队,深入企业、基层,进行防疫法治和民法典宣传,积极参与地方立法,特别是参与瓯海区矛调中心建设,在该中心设立研究生党员岗位,向来访群提供法律咨询、调解等辅助工作,取得积极的成效,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在法律迎来人工智能时代的今天,该院投入建成全国高校内首个智能裁判审判庭,智能裁判审判庭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既可作为诉讼、仲裁、调解的真实平台,又可作为模拟法庭、模拟仲裁、演讲辩论等实践教学环境的教学场地,让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软件”与教学设施、教学环境等“硬件”良性互动。

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崭新历史时期,温州大学法学院秉承“允德允法,求是求真”的院训,锐意进取,砥砺前行,致力于建设成为浙江一流、全国知名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阵地。

(朱蓓蓓)

                                                                                                                                               [ 责编:杨帆]

相关链接:https://share.gmw.cn/reader/2021-04/03/content_34738575.htm